首页 > 文摘集萃返回

怀念龚华声同志

发布时间:2023-11-17 11:04作者:周良来源:

1.jpg

       在我认识龚华声同志之前,就知道他的名字。1957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时在苏州市文化局工作的诸汉文同志到我家来找我。我当时在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工作,他对我说,他现在在光裕事件调查组工作,领导要我通知你,你已经决定调文化局工作,临时决定,来不及找你谈话,今天下午要你代表文化局参加光裕协会的一次会议,代表文化局讲话。诸汉文同志帮助我准备了一段下午要讲的话,下午就去了。当时,对光裕事件虽有一点了解,还是找来报纸,看了光裕事件的调查报告。上面就有龚华声和潘莉韵的名字。

       后来,我到文化局工作后,在我几次到潘伯英同志家里去看望他的时候,才见到、认识了龚华声同志。他正在向潘老学习书目,学习编书。学习很认真,很勤奋,很有成绩。深受潘老的赏识和关爱,并寄以厚望。所以,对他的要求也很高,很严。经常批评,批评起来很严厉。尽管背着他,对我,说了他不少好话。称赞他用功,勤奋,不怕苦,肯钻研。但批评仍很严,让学生感到委屈。要向我诉说。我经常从中调停,或加劝慰。我不懂创作,只能从正面开导,帮助分析,介绍他看几本书,提高文艺素养。给我的印象,他好学、努力上进,对艺术事业有追求,很勤奋。

       上世纪六十年代,潘老建议重编演出弹词《孟丽君》,他带领龚华声、潘莉韵、王月香、徐碧英等同志,写了几回书,就开始在木渎书场演出,反映很好。为赶时间,有几回书,由潘老写提纲,安排好表、唱的位置、要求,由龚华声写表和唱词,由潘老修改定稿。演出后效果也很好。《孟丽君》连续在多处书场演出成功,后来,还受到陈云同志的称赞。但是,这部书演出的时间不长,不久,有通知停演。龚华声等思想不通。因为他们付出劳动,付出了辛苦,获得了艺术上的初步成功。

       他热爱评弹艺术,事业心很强。七十年代恢复演出评弹后,他参加创编中篇演出,恢复演出长篇后,继续演出过去演过的长篇,又积极创编新的长篇演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有人编他的笑话,说他在进行创作,在编写书目时,苦思冥想,近乎痴迷,或者闭门不出,或者在户外踱来踱去,旁若无人,有点“踱”。

       他常说,评弹演员要能自创自演。这个要求他用来要求自己,是高要求。他一辈子努力自己编书演出,有成绩。但在他成为评弹团的艺术骨干,成为领导成员后,我曾经对他说,你作为骨干,作为领导,就不能要求群众都能做到书目自编自演。有人要演传统书,要加工演出保留书目,有人编演新长篇,才能百花齐放。每个演员说好自己拿手的书,不断加工提高,都是成绩。不可能、不需要每个人自己编新书演出。要求每人自编自演,会脱离群众。

       龚华声同志从事书目创编是努力的。演出也很勤奋,担任评弹团的领导后,仍勤于演出,努力创编演出了多部长篇书目。他的事业心,他为长篇书目创作付出的努力,很可贵。苏州评弹艺术要传存下去,就需要多一点愿为艺术事业多作贡献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