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刘共事的时间比较长,对他比较了解,他的自信心强,而且过于自信。对这一点,开始他并不认同。我老了,要离开工作岗位了,有一次,在我家里,喝了一点酒,我对他讲了我的看法。系统地帮他分析:你参加革命早,年龄小,工人阶级,参加工作就管了一批人,有点文化,参加党早,后来,又搞政审、外调工作。都是最受信任的干部做的。到评弹团又做政治工作,支部书记、团长。一帆风顺。年龄小,被动员去了沙洲,支援沙洲建立评弹团。一路比较顺利,自信心强,在所难免。“文革”中受挫折,时间不长,就到了县委政工组的宣传部门工作。
“文革”期间,在苏州两派分立的时候,他们评弹团曾经有一位同志到苏州来,找我“外调”。对老刘在评弹团的工作,弄清几件事。现在,只记得一件事,是评弹团发奖金,我写证明,那是当时文化局做的决定。团里没有责任。还有几件事,我忘记了。都是我证明,由上级负责。来外调的那位同志很客气,拿了材料就走了。很实事求是。倒是我们机关的一位同志,说不是要你检查,要你揭发,沙洲来的那位同志,没有理他。这也是老刘有幸。还有一个花絮,听说团里要派人来找我,沙洲评弹团的一位老艺人,家还在苏州,连夜赶到我家里,告诉我,团里有人要找我外调,让我有思想准备。
我对老刘讲,你的路,走得比较顺利,所以很自信,但过于自信要妨碍自己,不了解别人,容易不了解真相。那次,我也是在劝他,因为年龄,现在注重学历,所以,出现不顺利了。劝他随遇而安。
无论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上,老刘都认真负责,积极性很高,把工作努力做好,而且乐于助人。
从老刘到文化局工作以后,我开始认识他、熟悉他。他支援沙洲时,我已经不在文化局了。再见到他,是在地市合并后,他到了市科委。在此以前,我曾经向地区的同志打听老刘的工作状况,想商调他来文化局工作,没有成功。在科委工作,老刘好像不是太顺利,经过我努力,他调到了市文联工作。
我在文联工作时,又兼任评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老刘到了文联,我就请他参加,帮助我一起做评弹方面的工作。我离开文联以后,又多年继续参加评弹办公室的工作,老刘一直在帮助我工作。如果我在评弹工作方面有一点成绩的话,都有他的一份,都是老刘帮助我一起做的,谢谢他。他活着的时候,我没有向他道谢过,从事评弹方面的工作,也是他的自觉自愿,是他的事业心。
现在来道谢,已是天人永隔,听不到了。悲夫!
老刘劳累了一辈子,勤奋工作,乐于助人,现在可以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