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夫子和他的“美女团”(一)
明月出天山苍茫
2022-01-17 08:14
相比传统生旦书中的“书生落难,小姐搭救,私定终身,考中状元,衣锦团圆”的常规模式,《文武香球》有其独特的题材,特别是书中重点描写了两个女中豪杰:一个是劫救清官、上山自立为王的总兵千金侯月英,另一个是与心上人一马双驮下山、女扮男装上台打擂、夺取武状元的张桂英,这两个不同于传统柔弱的闺阁千金形象,让老书迷难以忘怀。
《苏州电视书场》特地邀请了周希明,与三位女下手陈琰、张建珍、季静娟轮流拼档,录制了三十回新版《文武香球》。
艳福不浅的周老夫子
长篇录像由周希明为上手贯穿始终,并担负起整部书的编写和整理工作,因为其父周伯庵是周玉泉先生的嫡传子弟,如此算来,周希明是“周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周派”艺术演出讲究精、气、神,注重起角色。周希明的说书平稳恬静,以“阴噱”著称,以“阴功”见长,难怪有听众评价:听他的书就像剥笋干一越听越有滋味。
周希明本人除表演较有特色外,还以创作闻名书坛,他自编自演的《血衫记》、《三更天》、《苏州第一家》等都以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刻画给书迷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以上书目在《苏州电视书场》播出后获得不俗的收视率。
周老夫子此次携三位“色艺双全”女下手登台,老书迷笑称他“艳福不浅”。他们还总结出各自的特点:俊俏可爱的清秀佳人一陈琰、端庄大方的古典美人一张建珍和飒爽英姿的西洋美人季静娟。
“陈一剑”的来历
这次的联袂演出,对三位女下手也是一次不俗的挑战,特别是陈琰,以前所接触的角色都是多愁善感的古代痴情女子,这次她担纲的是开头十回书,所起的角色不仅有巾帼英雄、聪明伶俐的丫头甚至还有小乞丐,她在这些角色的尝试中边学习边演出,艺术上也得到不小的长进。
像她所起侯月英以前是总兵千金,为了逃避豪门的逼婚,被强盗劫上山欲当“压寨夫人”,结果她设计将强盗灌醉后,除暴安良,自立为王。在《刺姜青》一回中,她调节好情绪,很快入戏,满怀仇恨,怒火中烧,扬眉出鞘,一剑刺来,那逼真的神态和动作,让和她搭档的周老夫子也吓了一跳,险些忘了接台词,一时传为佳话。陈琰也因此被封上“陈一剑”的雅号。(姚)
周老夫子和他的“美女团”(二)
一人千面的张建珍
和陈琰一起被观众朋友们亲切称为“评弹四小花旦”的还有张建珍,她曾在2008年度由文化部主办的“评弹金榜江浙沪优秀青年演员电视大赛”决赛中,凭借自身不凡的演艺,征服了全体评委,获得了大赛的最高奖一一评弹金榜十佳演员奖,被誉称为评弹女状元”。
她嗓音甜美,字正腔圆,委婉动听,台风端庄。在此次长篇中,她一人饰多角,表演了众多女性角色,形象鲜明,个性迥异,有真诚助人的大户丫鬟绣桃、任性骄蛮的富家千金蒋兰英、多愁善感的王云姑、刚中带柔的张桂英等。
对每个角色,她都认真地揣摩人物心理,仔细分析人物形象,使观众对每个角色都能分得清楚,听得明白。特别是她的“俞调”唱篇,婀娜缠绵,委婉动听,回环激荡,韵味幽雅。
让人“哭笑不得”的季静娟
周老师经常对他的老搭档说:“你能说得台下的观众众眼泪直掉,高兴时又哈哈大笑,有时眼泪含在眼眶里又笑起来,那就成功了。”
能做到此的就是张家港市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季静娟。这位长年坚守在书码头的女演员,被称为“评弹春天的守望者”。
她和周希明合作的《法华庵》在《苏州电视书场》播出后,引起忠实书迷的热情追捧,此次的《文武香球》也是她先期和周希明搭档巡演。
她演出的特点是感情充沛,时而收敛沉稳,时而炽热奔放,唱到情感高潮时,隐隐泪花在打转,让台下的观众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唏嘘不已。她的文戏了得,武戏也不推扳,特别是演到张桂英打擂台、力战铁龙的时候,她表演了一套“醉八仙”的拳法,颇有几分打女的风采,拳风呼呼,让人觉得新鲜感十足。(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