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摘集萃返回

七律咏评弹 · 历经三海黄异庵

发布时间:2018-03-03 09:45作者:来源:
                                                                                            七律咏评弹 · 历经三海黄异庵
                                                                                                2018-02-24 12:43

历经三海黄异庵
鬻字登场晓色开,1
誉他才子是恩来。2
公私争席祸端起,3
雪雨加身逆境乖。4
蛋换灯油烟半盒,5
针疗农友盼南陔。6
坦然荣辱经三海,7
八十法聪重上台。8
        黄异庵(1913--1996),江苏太仓人,是我的同乡前辈。先生聪颖过人,学而不倦,知识渊博,善于运用。他是弹词大家。开始说《三笑》,后自编自演《西厢》《聊斋》《屈原》《赛金花》《文征明(即《换空箱》)》《李自成》《梦断潇湘(又名《黛玉之死》)》《翁同和与杨乃武》等,皆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之作。即使在青海劳改农场,他还编写了《万里长征》和《英雄儿女》两部现代革命新书,后得知刑满后仍需留场不能回乡重操旧业,便将两部书稿卷烟叶“抽”掉了。他又是诗人。叶圣陶盛赞其诗作,诗联专家陈以鸿也称他“在评弹界首屈一指,于诗词界毫不逊 色”。苏州怡园有一“石听琴室”,他应茶友之请,连续二十八天赋“琴石”诗二十八首,都称得意象清奇、境界高远。他是书法家不消说得。他的隶书古朴,行书潇洒,偶作草、篆,也属一流。百岁翁书法家苏局仙赞他的书法是“艺林龙象”。他还是金石家。师从金石大家邓散木。自刻《宋词百印》。钱仲联有诗赞:“邓翁钵袋异庵传,风雅平生任一肩。金石诗书俱绝代,高名至竟重吴天。”此外,他对《红楼梦》也深有研究,将宝黛故事搬上了书台。他参加“红学”研讨活动,与俞平伯是好友,红学家周汝昌赠其诗曰:多才多艺异常流,不独知音顾曲周。翰墨诗词兼篆印,一时声动古苏州。假如再把他在农村自学的针灸算上,又得加上一门医学,那真可谓“六艺”精通了!不过,这样一位有广博才学的人,中年之后却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流离颠沛,尽历磨难。我这一代的人看得多了,也不以为奇。所幸他最后的一段时光尚称安逸。 苏州寒山寺罗汉堂前有他的一副楹联:得人在得心,信佛皈依,俗缘自了;修慧不修福,让他饱食,我钵常空。正是他洞达世事磊落襟怀的写照。
注:
1、黄异庵幼年从师上海书法名家“天台山农”刘介玉习书法,数年后学有所成,十一岁在“大世界”门厅设摊卖字,人称“小先生”,业务兴旺。但他钟爱评弹,虽遭家人反对,仍坚决拜师下海,先说《三笑》,并自编《西厢记》弹词,在上海四马路(福州路)“汇泉楼”登场,一炮打响,走红书坛。
2、解放初期,他又自编新书《李闯王》,在常熟上演座无虚席。饶一尘到书场“偷书”后在无锡演出,黄异庵知道了并不责怪,反收饶一尘为门徒。华东区戏曲会演时评话艺人杨震新向黄异庵借来《李闯王》说评话获得演出大奖,黄异庵获剧本一等奖。他是解放后编写适应时代潮流新书的第一人。后黄异庵代表评弹界出席全国文代会时,在宴会上即席赋诗,田汉点头称好,周恩来总理听了称他是“评弹才子”。
3、1957年,当时已加入国营评弹团的演员与仍是个体户的评弹协会会员之间,为争夺苏州光裕书场演出场地而产生纠纷,黄异庵当时是评弹协会主任委员,当然要维护协会利益,这就形成了私人团体与政府(文化局)之间的对抗。时值“反右”高潮,黄异庵便被打成右派。上海评弹团还编了《黄“青天”》中篇评弹来讽刺批判他。
4、黄异庵作为“极右分子”被判刑五年,送青海劳改。刑满后又留场劳动多时。其第二任妻子在他服刑期间与之离婚(第一位妻子是上海画家江寒汀的妹妹,婚后因感情不合而离异)。在他回到苏州寄居其女儿家不久,又与女儿一同被疏散城市人口送到盐城滨海乡下落户“务农”。他们住一间自己搭建的土坯屋,黄异庵描述当时状况是:身居孤庐眼望天,除荤戒酒断香烟;一生三海君休笑,犹有姣儿傍无眠。
5、黄异庵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他女儿原先是做刺绣工艺的,都缺乏劳动能力。两人所得“工分”都抵不上一个正常劳动力。女儿便帮一裁缝师傅当下手做些零星活,同时养几只鸡生蛋,拿鸡蛋卖了钱,买回点灯的煤油和食盐等必需用品,有多余便买几支拆零劣质卷烟给父亲过瘾,成包的烟是买不起的。
6、黄异庵则通过医书与穴位图学会了针灸,为周围农民治病,过程中倒颇见疗效,时常一早就有人在门口等候就诊,甚而被称作了“黄神医”。但他没有行医证,申明既不包治好也不收费用。患者便送些菜蔬杂粮南瓜山芋之类,作为回报。那时黄异庵三个儿子也都“下放”,其中一个还有工资收入,每月寄五块钱给父亲。这可是救命钱,每月到时候黄异庵父女就倚门盼望了。南陔(gai): 《诗·小雅·南陔》:“《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晋束晳承此旨而作《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闱,心不遑安。”李善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又:“南陔”也作“南边的田埂”解。
7、三海:少年时名扬上海,反右中流放青海,文革间遣送滨海。黄异庵还自称是“四海老人”,最后一“海”为“老来头秃如法海”。先生调侃自嘲,酸楚中不忘幽默。他天生性情开朗,心胸豁达,虽颠沛流离苦度光阴,却既不露穷困潦倒之状,亦无有抱怨激愤之言,居然还吟诗练字,自找乐趣。他在青海劳改莸释时, 动身那天正好下雨,便又滞留一日。他赋诗曰:“小雨留人又一天,归心早与梦争先。夜来笑对孤灯道,六载多情照独眠。” 后来在滨海土屋里他还写出过“旧交唯石砚,火伴有寒炉”、“曲水流墙观不足,梅花开到枕头边”那样达观的诗句来!
8、平反后,黄异庵先生被安排到苏州评弹研究工作室,与单身的女说书人刘美仙结合,两人还回到上海说了一个阶段《西厢记》,其间盛况空前,书场人满为患。上海有名的工程专家百岁老人范鹤亭让七十五岁的女儿推了轮椅天天去听他们的书。黄异庵的书文采飞扬,妙趣横生,《西厢记》中《游殿》部分就能说二十多回,将佛教、历史、典故、传说、笑话、噱头极自然地融合穿插,使人听得入迷,欲罢不能。黄异庵的学生杨振雄后来单档说唱八十一回《西厢记》,细致入微,格调高雅,即传其师衣钵。杨振雄举办从艺六十年专场演出时,请先生一道再说回《西厢·游殿》,书中杨振雄起张生角色,黄异庵起小和尚法聪角色。黄异庵上台后吟诗一首道:三十余年阔别中,师生今日又相逢。书台重见黄杨档,七十张生八十聪。台下掌声雷动。


 长篇弹词“西厢记”,编写于四十年代初期,因是自编自演剧目,故在他演出的十余年间不断修改完善,甚至在早已和书台绝缘的几十年后还在整理推敲修改。此为八十年代的修改手稿。

黄异庵先生弹词《红楼梦》手稿。

 

长篇弹词“翁同和与杨乃武”手稿。编写的初衷就是要按史实彻底为杨乃武平反,与广为流传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大不相同,因为流传在街头巷尾的故事许多是子虚乌有添油加酱的东西。而他所新编的则完全根据史实,全篇从密室相会开始,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全新故事。情节曲折入情入理,文字精炼,唱词严谨精彩,可惜再无传人。

玉立亭亭映小溪,花开阵阵落香泥。此身恍入江南梦,临水人家鸭满隄。

戏到梨园独擅长,红楼一梦费商量。可怜愁煞痴儿女,不入风流生旦行。
千古奇书拍案呼,弹词可听让吾吴。形容恰到传神处,见若有人看却无。


左: 济世文章老更成,胸怀实学志怀明。高风谁许前朝事,应谢时人唤恠名。(恠,即怪)
右: 落款:戊辰四月廿五日病起咏鸦以大篆书之 异庵 。(戊辰年是1988年)
 


汉人篆法宋人词,併作图章雅可知。兴到不愁花满眼,晴窗独坐奏刀迟。
词客如何弄印存,江南散木是师门。百年草草人空老,一技雕虫尚感恩。


 左图红学家周汝昌写给黄异庵的四首诗。 右为国学大师钱仲联为黄异庵印谱所作序文。

2015年1月30日下午,黄异庵先生的遗孀舒洁迂女士(中间左边)向苏州大学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包括黄异庵、祝嘉、谢孝思、瓦翁、凌虚、曹兴福、俞建良、朱家可等著名书画家的书画作品十三幅。博物馆馆长黄维娟(中右)代表学校接受了捐赠。是年舒洁迂九十四岁。..按:舒洁迂是黄异庵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位夫人。黄异庵平反后与刘美仙结合,感情笃好,可惜刘美仙没多久就患癌症去世了。她患病期间一再叮嘱黄异庵,定要再找一位夫人才能有个照应。 黄异庵故世后.舒洁迂独居桃花坞,生活安定。
                                                                                                                ( 图片除个别外均采自网络。谢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