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弹新闻返回

沉痛悼念弹词名家余红仙千古(1939-2023)

发布时间:2023-08-20 14:53作者:殷德泉来源:

今年春季,我曾在《曲艺》杂志和《苏州日报》先后发表一文,钩沉《蝶恋花与余红仙》,今重发朋友圈,与君一起来怀念这位评弹书坛的“女高音。

 

微信图片_20230820145305.jpg



《蝶恋花.答李淑一》与余红仙

殷德泉

 

最近我初步整理出搜集到的余红仙的节目,130多个,它们多数是音像出版公司、电台电视台发行、录制的音像品。而各评弹艺术团体的资料室中仍还有相当数量的艺术赁料。这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艺术财富。体现了余红仙在艺术生涯中的业绩和她作出的奋斗,是她一生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

1939年出生的余红仙,如今已经84高龄,或许是年高后身体有些不便,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她露面的信息了。借着这次整理资料,我重听余红仙的代表作之一,《蝶恋花.答李淑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透过明亮的音色与华美的旋律扑面而来,不觉令人沉醉。由此,我对广大评弹所众赞誉她为“唱不煞的余红仙”有了更深的理解。

1958年,赵开生为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谱曲,由余红仙演唱。而在此之前,尚没有将毛泽东诗词谱唱为评弹作品的先例。赵开生为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谱曲时,综合运用了蒋调、俞调、丽调、薛调等多种弹词唱腔,吸收了多种艺术养分,将京剧的【倒板】运用其中,更向多位评弹界、音乐界的艺术家虚心请教,听取了提升音律曲折度、打散整齐的音阶、在演唱间歇加了很多伴奏等行之效的建议,最终让乐曲更加丰满灵动,作品更富表现力。而余红仙饱蕴感情的演唱,优美,抒情,新颖,层次分明,跌宕起伏,具有时代新意和很强艺术感染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余红仙在她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唱过多少次《蝶恋花.答李淑一》,怕是已经数不清了,但据我了解,在9次重大活动中演唱的经历,肯定深深铭刻在她心中,也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1960年6月,余红仙在上海锦江饭店为周恩来、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周恩来总理聆听之后表示了肯定,并将亲笔亲题词“努力学习精益求精”,赠给余红仙,以示鼓励,1960年夏,上海评弹团在能容18000人文化广场公演,余红仙怀抱琵琶,面对群众,以无比的激情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1961年1月22日在“上海之春 ”音乐会上,由著名作曲家黄贻钧配器,由著名指挥司徒汉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伴奏,在上海合唱团200人的合唱队伴唱下,余红仙领唱了《蝶恋花.答李淑一》,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对杨开慧烈士和柳直荀烈士的深情与感念,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恢宏的演出在全国有了广泛的影响。1977年,北京电影制中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纪录片《春天》,余红仙与常香玉、李谷一、郭兰英、李光羲、王昆等参演,并再次演唱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艺术家们的演出,迎接来了粉碎“四人帮”后中华人民共国的春天,也播撒出了文学艺术春天气息。1985年,余红仙受邀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鼓曲新声》演唱会,在中央民族乐团的伴奏下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1989年初,余红仙在上海参加了国际音乐节,与海内外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又一次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展规出了评弹艺术独有的韵律和风采。1989年7月,余红仙受邀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1994年10月1日,余红仙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演唱《蝶恋花.答李淑一》,江泽民总书记亲临现场观看。1994年,上海商城大剧院举办的“余红仙从艺四十周年演唱会”,时年55岁的余红仙再一次成功地献唱《蝶恋花.答李淑一》。

能以《蝶恋花.答李淑一》成名,历久半个世纪之久,是机遇和余红仙个人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蝶恋.答李淑一》唱红全国之,但在艺术道路上,余红仙并没有原地踏步。艺术生涯中的拼博者,最终成为评弹事业上的成功者。

余红仙在入上海评弹团之前,先后跟侯九霞、王再香、李伯康、徐绿霞四位老艺术家拼档合作,博采众长,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而《蝶恋.答李淑一》的成功,加上天赋条件,让上海评弹团伯看中了这匹”千里马”,于1960年12月吸收余红仙加入。从此,余红仙的评弹艺术生涯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甫进团,余红仙就有机会和陈希安先生拼双挡说现代长篇弹词《党的女儿》,学到了陈先生说现代书的方法,语气,语言,力度,唱腔等艺术技巧,也看到说传统书与说现代书的区别,为她后来在上海评弹团说现代书,唱现代开篇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后来她又和徐丽仙老师拼双挡说长篇弹词《双珠凤》,在合作中,她孜孜不倦地向徐先生学习,如何巧用唇音、齿音、舌音、膈腮音、鼻腔音、共鸣音,如何运用气声方法演唱以达到共鸣的美声效果,如何在演唱开篇时抓重点,抓住核心,突出主题,如何在强化演唱本领的基础上提升作曲本领....除此之外,余红仙在与徐先生合作中获得的最大感悟,就是不断创新,为作品和表演注入时代气息,在契合时代需求的基础上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受众新的审美价值。

1963年至1965年期间,余红仙有幸与蒋月泉先生合作拼双档说《夺印》,为她的艺术生涯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不要因天赋好,而尽向高音区发挥,而要对书中人物研究,用思想感情唱活人物。”一席话使她茅塞顿开,懂得了正确处理演唱与书情、人物间关系的重要性。余红仙与蒋月泉合作拼档,悟到如何说好书的关健所在,为自身今后的艺术发展夯实了根基。

余红仙未进上海评弹团前就很喜欢朱雪琴的琴调,而进团后自然非常珍惜向朱老生学习的机会。朱雪琴先生不仅为余红仙开小灶传授琴调,还经常鼓励她,“不要有框框,不要死学,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言传身教中用自身的气派、气质和艺术风貌,让余红仙懂得了,“台上不能乱动,台上定要稳重”的重要性。

1978年至1981年期间,余红仙有机会与杨振言先生合作拼双档说长篇弹词《描金凤》,通过合作,看到了杨振言说表苍劲有力的特长,也在表演中学到了许多塑造小人物的技巧,练就了功夫,为接下来翻做女上手,说好长篇弹词《双珠凤》作好准备。

余红仙和杨振言拆档后,上海评弹团里又给了安排新的上手,让她能够稳定发挥。保留好已有的名誉。此时逢余红仙己过四旬,也能心安理得沿着既有的道路稳稳当当走下去。但余红仙偏偏要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已,主动提出要翻做上手,重新整理,表演长篇弹词《双珠凤》。下手翻做上手,整理长篇书目,这谈何容易?有人劝余红仙,“算了吧,太太平平、稳稳当当,还是做女下手,不要冒风险。弄不好岂不要丢了自已的声誉?”但个性刚强爽朗的余红仙拒绝了。在她看来,艺术生涯平稳的顺流而下就是消极的放任自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才应该是常态,才应该是一个评弹演员永远的追求。

余红仙是非常幸运的,有了这么多与评弹界前辈耆宿合作,向他们学习的机会。合作给了她启发与灵感,给了她学习与提练的机遇。而在博采众长、充实提高后,她将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于说法中现身,曲艺要求从业者有“可以变成任何人”的本领,也要有”只能是自己”的评说视角。余红仙既能塑造好正面人物,也能起好媒婆、赃官等下三路脚色。她在传统书和现代书中都留给了受众深刻的人物印象,如《双珠凤》中潇洒风流的文必正,《描金凤》中粗旷风趣的“冶牙郎中”,《红梅赞》中坚强不屈的江姐,和《人强马壮》中直爽利落的蔡水娥等。她在《双珠凤》上化的心血最多,和沈世华的拼档名动书坛,成为了响彻书坛的女双档。而时至今日,余红仙最大幸福,在《蝶恋.答李淑一》之外,或许就是她的学生和传人仍在继承传说着《双珠凤》。

余红仙的唱功是其弹词艺术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分,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学习中,她在醇厚的蒋调,苍劲的张调,委婉的丽调,和奔放的琴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根据内容与人物,融合蜕变出了属于自己的,明亮华美,摇曳多姿,热情奔放的演唱风貌,形成了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余红仙特色唱腔。

余红仙是评弹界难得的人才,而艺术人才是文艺事业宝贵财富,重视培养艺术人才刻不容缓。所以我衷心地希望,当我们一遍遍回味”我失骄杨君失柳”时,更能从中品味出余红仙的艺术风格,回溯她的艺术经历,让她的艺术积累如《蝶恋.答李淑一》一样,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

 

2023年1月15日写于听泉阁

原载2023年.第3期《曲艺》杂志与《苏州日报》



 

 

余红仙弹词作品目录

(可查留存音像资科)

 

一、《余红仙蝶恋花唱腔专辑》上海声像出版社6 

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弹词开篇《咏竹》

弹词选段《双珠凤.文必正诉真情》

弹词开篇《王熙凤》

弹词开篇《莺莺拜月》

  弹词开篇《牡丹亭.拾画》

 

 

二、《余红仙唱腔专辑》上海音像出版(磁带)6

A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弹词开篇 《王熙凤》

弹词选段 《双珠凤.文必正诉真情》

B 弹词开篇 《春已归》

弹词开篇 《葛嫩娘》

弹词开篇 《宝玉夜探》

 

 

三、《珠圆玉润》上海声像公司(磁带2盒8

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诗词《咏梅》

弹词选段 《双珠凤.三斩杨虎》

弹词选段 《双珠凤.文必正诉真情》

弹词开篇 《宝玉夜探》《王熙凤》《莺莺拜月》

弹词选曲 《珍珠塔.痛责方卿》

 

 

四、《余红仙书坛生涯40周年演唱会》-1994年5月(商城剧院)

 

 

五、《余红仙从艺55周年专场演出》-2007年11月24日(兰心剧场)9

祝贺开篇:周红领唱,王惠凤、孙庆红、张艳红、

颜丽红、徐海燕、胡文瑾、沈秋英

弹词选回《双珠凤.定金抗婚》赵开生、余红仙

诗词谱曲《咏梅》卢娜

弹词开篇《莺莺拜月》王惠凤、颜丽红

弹词选曲《珍珠塔.痛责方卿》余红仙

弹词选回《描金凤.劫法场》高博文、郭玉麟、吴静

弹词开篇《惜别》孙庆、倪迎春

弹词选曲《夺印.夜访》徐惠新、周红

弹词谱曲《蝶恋花.答李淑一》余红仙领唱,众学生伴唱

 

 

六、《余音绕梁红仙歌》(书)(周锡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年)

 

 

七、《书坛群芳谱——余红仙专辑》上海东视《评弹天地》7

弹词开篇《莺莺拜月》

弹词开篇《牡丹亭.拾画》

弹词开篇《王熙凤》

弹词选段《描金凤.劫法场》

弹词选曲《双珠凤.四目相窥》

弹词选曲《双珠凤.三斩杨虎》

弹词选曲《双珠凤.为千金》

 

 

八、长篇弹词  上视《电视书苑》2

《描金凤》杨振言、余红仙

《双珠凤》余红仙、沈世华

 

 

九、《苏州电视书场》节目11

弹词选回《双珠凤.送花楼会》余红仙、沈世华(1987年苏视)

弹词选回《三个侍卫官.大闹大世界》龚华声、余红仙、蔡小娟(1994年苏视)

弹词选回《西厢.拷红》 杨振言、余红仙 (2000年苏视)

弹词选回《双珠凤》2回  余红仙、周  红(2000年以后苏视)

 

《余红仙唱腔集锦》苏视(2003年)

弹词开篇《王熙凤》

弹词选曲《夺印.夜访》

弹词开篇《饮马乌江河》

弹词选曲《双珠凤.为千金》

弹词开篇《莺莺拜月》

 

《余红仙书坛生涯—现场访谈》苏视《苏州电视书场》(2003年)

 

 

 九、常熟电视台节目3

1.《双珠凤.三试定金》余红仙、沈世华

2.《双珠凤.三斩杨虎》余红仙、沈世华

3.《双珠凤.定金抗婚》余红仙、沈世华

 

 

十一、广播电台留下的音频资科

1、长篇弹词2

长篇弹词《描金凤》20回  杨振言、余红仙(1978年始唱)(音频.沪)

长篇弹词《双珠凤》29回  余红仙、沈世华(1981年始唱)(音频.沪、苏)

 

2、中篇弹词20

中篇弹词《谭记儿.夫妻定计》徐绿霞、张豁林、余红仙(上世纪50年代中期)

中篇弹词《战地之花》3“医院露真”    严雪亭、余红仙(1963年)

中篇弹词《晴雯》1“撕扇”  杨振雄、余红仙(1963年首演)

中篇弹词《晴雯》3“抄检”    苏似荫、江文兰、余红仙(1963年首演)

中篇弹词《人强马壮》1“得马”苏似荫、杨德麟、余红仙(1964年首演)

中篇弹词《人强马壮》2“养马”蒋月泉、余红仙、徐雪花(1964年首演)

中篇弹词《人强马壮》2 杨振言、余红仙 (上世纪70年代未)

中篇弹词《青春之歌.决裂》赵开生、余红仙

中篇弹词《红梅赞.》1“上华蓥”(惊睹)赵开生、余红仙

中篇弹词《三盗芭蕉扇》2“真假牛魔王”杨振言、余红仙、孙钰亭

中篇弹词《三盗芭蕉扇》3“激战芭蕉洞”吴君玉、张鉴国、余红仙

中篇弹词《钱笃笤》4“为国除奸”杨振言、吴君玉、余红仙

中篇弹词《假婿乘龙.登门》张如君、余红仙、庄凤珠(1979年版本)

中篇弹词《假婿乘龙.进京》苏似荫、余红仙、刘韵若(1979年版本)

中篇弹词《唐伯虎点秋香》之二     余红仙、张振华、庄凤珠

中篇弹词《赵氏孤儿》2“搜孤”    杨振言、余红仙(1993年)

中篇弹词《王佐断臂》2“策反”    秦建国、余红仙(视频)

中篇弹词《王佐断臂》3“说书”赵开生、余红仙、范林元(视频)

中篇弹词《婚变》3   陈希安、余红仙、沈世华

中篇弹词《踏雪无痕》3“水落石出”    秦建国、余红仙

 

 

3.弹词选回14

弹词选回《双珠凤.私吊》徐丽仙、余红仙(上世纪六十年代上)

长篇选回《夺印》5回  蒋月泉、余红仙(1963年始)

长篇选回《夺印.夜访》蒋月泉、余红仙(1964年1月版本)

弹词选回《西厢.闹柬》余红仙、张维桢(约上世纪八十年代)

弹词选回《孟丽君.初探》龚华声、余红仙(约上世纪九十年代)

弹词选回《描金凤.换监》杨振言、余红仙 (1998年于振言从艺60年专场)

弹词选回《西厢.长亭》1-2 杨振雄、余红仙(约1986年后上视)

弹词选回《珍珠塔.妆台报喜》陈希安、余红仙

弹词选回《珍珠塔.方卿见娘》赵井生、余红仙

 

 

4.弹词开篇31

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1967年录音出唱片)(1958年始唱)

(1961年1月22日上海交响乐团伴奏、1977年摄入影片<春天>、及余红仙从艺40年、55周年演唱会)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始唱1964年,与杨德麟合作谱曲)

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 (始唱1965年5月,与赵开生合作谱曲)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弹词开篇《击鼓战金山》      朱雪琴、余红仙(1962年)

弹词开篇《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余红仙、刘韵若、马小虹、吴静芝、程红霞

弹词开篇《击鼓战金山》朱雪琴、余红仙

弹词开篇《天安门上放礼花》  朱雪琴、余红仙

弹词开篇《移风易俗的带头人》朱雪琴、余红仙

弹词开篇《百花齐放迎新春》  江文兰、石文磊、武家安、余红仙、朱慧珍、朱雪琴

弹词开篇《祥林嫂》 余红仙

弹词开篇《南京路上好八连》(1964年)余红仙

弹词开篇《潇湘夜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视视频)余红仙

弹词开篇《林冲夜奔》余红仙

弹词开篇《宝玉夜探》杨振言、余红仙(上世纪80年代初)

弹词开篇《剑阁闻铃》(音视频均有)  余红仙

弹词开篇《饮马乌江河》(1987年)  余红仙

弹词开篇《勘探队员之歌》(1987年)余红仙

弹词开篇《幸福不忘好书记》余红仙

弹词开篇《十八相送》余红仙、石文磊

弹词开篇《我只得空余怨恨》余红仙、石文磊

弹词开篇《惜别》余红仙、石文磊

弹词开篇《敬老》余红仙、石文磊

弹词开篇《北塔眺远》余红仙

弹词开篇《简神童》余红仙、薛惠君

弹词开篇《王熙凤》余红仙、薛惠君伴奏

弹词开篇《莺莺操琴》余红仙、周  红

弹词开篇《喜结良缘》(1995年苏视视频) 余红仙 唱、周  红伴奏

弹词开篇《咏竹》(音视频.东视)余红仙 唱、周  红伴奏

弹词开篇<击鼓战金山>(上海电视书苑)余红仙、史丽萍

弹词开篇《战长沙》(上海电视书苑)余红仙 唱、周  红伴奏

 

 

五、弹词选曲  8

弹词选曲<林冲.误责贞娘>余红仙(上世纪80年代.上视视频)

弹词选曲《西厢.拷红》余红仙

弹词选曲《夺印.日暖风和三月初》

弹词选曲《人强马壮.接归》陈希安、余红仙

弹词选曲《双珠凤.火烧堂楼》徐丽仙唱、余红仙伴奏

中篇选曲《血防线上.心红似火忆往事》余红仙(1973年)

(伴奏:马小红、苏似荫、徐云芳、周介安)

弹词选曲《描金凤.劫法场》余红仙

弹词选曲《双珠凤.为千金》余红仙

 

 

六、电影插曲、戏剧选曲、书戏3

书戏《洋场奇谭》余红仙(三仙姑)(星期书会300期)(上世纪80年代)

电影插曲《枯木逢春》余红仙唱歌(上世纪60年代)

越剧选曲《梁祝.回十八》余红仙(视频)

 

 

初略统计各类节目132个 

                                        殷德泉于2023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