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春申君黄歇,大家都知道是战国四君子之一,而春申君黄歇与苏州乃至江南地区有很多的渊源,至今仍为吴地人民所敬仰,以至于江南很多地名都以“黄”、“申”命名,甚至在古城中心的王洗马巷内还保留有春申君庙。由此可见,春申君黄歇在吴地民间的地位。鉴于此,苏州的评弹艺术家们创作、演出了新编中篇评弹《春申君传奇》。
6月5日晚,我前往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观赏了这部新编中篇。内容以春申君黄歇为主人公,演绎了他为国而生,为民而存的故事,春申君以谋略和胆识解救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回国继承王位。后又相楚二十余年,辅助君王掌握国政,并与恋人剑兰戮力同仇,粉碎鲁国遗民作乱,后又修筑黄埭,兴修水利,并发展农耕,维护江南安宁,造福千秋万代。
当晚的演出是该新创中篇评弹全国巡演苏州站的一场演出,此前,已分别在上海、杭州等地巡演过。整场表演中,金丽生、袁小良、王瑾、王池良、吴静、张建珍等12位国家一级评弹演员轮流登场。精妙绝伦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中篇评弹《春申君传奇》以弹词表演唱开场,七名青年男女演员在热闹的音乐伴奏下将观众带入到二千多年前的战国纷争时代。接着,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丽生作为说书人将春申君黄歇介绍给大家并在以后的演出中把四回故事进行有机串联。这种提挈引领的方法在评弹表演中很有特色,颇有艺术风范。
第一回《身陷囹圄》由陆人民、黄庆妍、查兰兰表演。讲述黄歇大义凛然顶替楚国公子为人质,与秦王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陆人民的一曲杨振雄调赢得全场一片掌声。
第二回《金蝉脱壳》是王池良,蒋春蕾,吴静以评话的形式表演,三位演员以风趣生动的说表,尤其是吴静的表演,幽默、俏皮、灵动将场内气氛渲染得热烈、有趣。
第三回《奈何情深》由袁小良、张建珍、马志伟表演,这回书中张建珍的俞调唱得声情并茂,袁小良的唱荡气回肠,引起阵阵掌声。
第四回《生死不渝》由钱国华, 徐震,蒋春蕾,王瑾四位表演。这回书既有评话表演刀光剑影时的大开大合,又有体现弹词中柔情似水的情意绵绵。王瑾先生在其他三位男演员的烘托下更显巾帼豪气,四位演员的表演把全场演出引向高潮。
演出最后,还是七位青年男女以评弹表演唱的方式进行整部作品的结尾,表现了吴地子民慎终追远、不忘先贤的理念。
纵观整部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脚色形象丰满,内容大气磅礴,演员表演精湛,所有表演者说噱弹唱演俱佳,是近阶段新创评弹作品的优秀之作。我想,如果再假以时日,不断丰富、打磨,在某些细节上再加以完善,使之成为精品,那么,这部新编中篇评弹一定会更加完美,更能吸引广大观众(听众)。
回顾最近十天来,我接连观赏了两部新编中篇评弹,另一部是《大浪淘沙》,这两部中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保持评弹传统的表演方式时又大胆地融入了新的表演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大浪淘沙》第二回中,以时空交叉的方式来表现敌我双方在获悉顾顺章叛变消息时的场景,这种方式的演绎很有新意。而这部《春申君传奇》的新意在于,以说书人贯穿整部作品,既避免了因作品主人公与我们相隔时代久远,观众不易快速进入书情的尴尬,而又能把整部作品的故事贯穿起来融为一体。而整部中篇在开头和结尾时的弹词组唱则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追思先贤、爱国爱家的主题。
时代虽然在变,但不变的是人们的爱国爱家、慎终追远的情怀,以及苏州评弹人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孜孜以求、不断进取之心。